少林寺商業化風波告一段落,禮請印樂法師已取代釋永信上任新住持。新住持上任後,隨即推出四大舉措就甚為受市民關注,包括QRcode掃碼「要錢」的武僧消失,全面撤銷高價香火等等,堅持「除門票外零商業」,全國多地佛寺去商業化受到關注,有分析形容少林寺或開啟中國寺廟轉非營利。少林引入第三方審計,尤如「社企」概念,僧人亦終於重新開始禪修務農,有望改善以往中國僧人到處「要錢」的壞印象。
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
不再推售「平安香」 計劃停武僧表演
根據內地最新報道,新住持印樂法師,推出多項舉措改革少林寺,首先是過往多項收費項目消失不見,從前少林力推198元人民幣的「平安香」「全家福香」點上會更靈驗,如今已經沒再推售,改為自取清香;從前少林寺聯營周邊商戶賣美食,最新已下令玉米限價由20元降至最貴5元;從前寺內到處都有接受掃碼布施的「武僧」,遊客需要掃碼才能獲取少林寺資料,如今也消失不見,資料變成免費提供;武僧收費表演終止,新住持計劃三年內逐步停止武僧全球商演,同時凍結一些不務正業項目,例如「元宇宙少林寺」。
僧人終於集體禪修、耕種
少林寺又重新強化戒律,重推寺內半個月懺悔一次的要求,久未禪修的僧人,需要每日5小時的集體禪修,而且需要再次參與農務,落田耕種,由商轉農,另外少林再度重新講經,重啟「少林禪堂夜話」;運作上新住持亦有意引入獨立寺門財務戶口,設第三方審計,承諾每委將公開財報,現有的商舖盈利則注入文化基金,減少資本的商業操作。
資料顯示,過去20年間,釋永信的影響力覆蓋全國寺廟,學習少林商業化的寺廟不在少數,據報截至2020年底,中國現存的3.26萬座寺廟中有兩成以上被商業化,北京、上海、廣東、四川等也不乏「謀人寺」,以宗教之名謀商業之利,向善信出售服務。有寺廟甚至引進比少林更商業化的項目,例如虛擬參拜的「盲卡」,50元人民幣抽一次,善信隨機抽到關公、普賢菩薩的參拜卡後,再掃碼參拜,住持亦早已錄好上香短頻,虛擬替你上香。
或面臨每年1500萬元資金缺口
少林寺回歸宗教活動後,多間寺廟出現連鎖反應,部分寺商業化寺廟受到關注,例如浙江國清寺,開始堅持免費開放;廈門南普陀寺取消門票收費;五台山寺終止商業項目得承包合同等等。
新住持其中一個風格轉變,更為當地善信津津樂道。從前方丈室接待不少名人、影星、企業家,如今緊閉深鎖,方丈室入口以鐵皮包圍,並貼了幾張A4告示:「保護第一、加強管理、挖掘價值、有效利用、讓文物活起來」。印樂法師向來被譽為佛門界的務實代表,在過去的白馬寺,亦曾被拍到率眾務農勞作,為善信津津樂道。
據內地分析指,善信強制消費壓力解除,環境肅穆感大增,料反而將吸引多15%遊客前往,重建少林寺形象,亦有助增加門票收入。不過有估計指,QRcode掃碼武僧消失後,少林寺每年可能會出現1500萬元資金缺口,而且對比北京法源寺一類連門票待免費的寺廟,現時進入少林部分景區仍需要另外收費,要完全寺商業化,還需進一步探索經營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