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勒斯坦戰火下的地產夢 特朗普倡建度假區 回報7%港人會否動心?
應否承認「巴勒斯坦國」的地位,近日再成美加兩國元首爭議議題。事實上中東戰火未歇,但特朗普早已妙想天開,想將加沙變身為海岸渡假勝地,旋即引來「地產殖民」爭議;而當地樓價低廉、租金回報逾7%,有地產商已向外國人推售「度假別墅」,港人會否動心?
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
特朗普:加沙會變中東渡假勝地
特朗普再上任後隨表態,要將加沙變為中東的海濱度假勝地,其女婿Jared Kushner稱該區具備「極高發展潛力」,只要「清場」、「重整」,即可吸引資金進駐。而其地產界好友、億萬富翁Steven Witkoff 亦支持從戰火瓦礫中,規劃全新地產項目。
以色列地產公司Harey Zahav在宣傳物品中,展示戰後的加沙海岸線被高樓豪宅「翻新」的構想圖,標語寫上「A house on the beach is not a dream!」但言論隨即被反戰人士大力抨擊,直斥「戰爭地產化」、「殖民投資包裝術」,但對信奉「高風險、高回報」的買家來說,加沙繼續成為置業熱點。
租金回報達7% 但風險亦大
根據Numbeo數據,巴勒斯坦地區樓價極低,市中心住宅平均呎價約為338新謝克爾(約707港元),租金回報高達7.6%,比香港普遍約3%的回報相比,表面睇相當「吸引」。
雖然戰火連天,但過去十年當地發展商亦有推出新項目,例如位於拉姆安拉(Ramallah)地區的Rawabi新市鎮,由卡塔爾基金與巴勒斯坦Massar Group合資興建,提供5,000個住宅單位,售價約6萬至7萬美元,配套設有商場與學校,希望發展成為區內主要商業中心。
不過,即使是巴勒斯坦第一個有規劃新城市,亦受到以色列當局未批準供水與交通權而遭一度擱置,成為政治與商業雙重角力的產物,入伙兩年才接通水電,業主苦不堪言。
買入即犯法?美加地產展惹違法指控
近年多間以色列公司如 My Israel Home、Home in Israel等,頻繁在美加舉辦展銷會,以「猶太人渡假單位」、「投資永久地權」等名義,向海外投資者推售西岸及加沙單位,但根據Fordham Law Journal 分析,這類推銷活動或違反多項國際公約,包括《第四日內瓦公約》第49條中,提及禁止將佔領國人口遷入被佔領區,另外亦涉及《國際人權公約》。
此外,美國本土亦有機會觸犯《公平住房法》(FHA),因相關活動曾於猶太會堂內舉行,限定「猶太裔購買」,涉嫌種族歧視。位於美國的巴勒斯坦維權組織「PAL-Awda NY/NJ」更指,這類活動已觸犯22項美國聯邦、紐約州及國際法律,並設立法律小組發出禁制令,要求停止展銷會。
港人買得過?Airbnb亦捲進爭議
近年香港樓價跌不停,反觀前幾年高價賣出香港樓、再換入英美物業的港人,幾年下來累積不錯樓價升幅,究竟巴勒斯坦、加沙、約旦河西岸的物業,值博率如何?事實上除了之前提及的法律風險外,連大型企業Airbnb亦曾「中招」。
Airbnb 多年來涉足巴勒斯坦地區市場,但在壓力下,曾於2018年宣布撤下在約旦河西岸的爭議物業,但僅數月後便推翻決定,繼續讓以色列猶太殖民區的業主上架出租。根據《衛報》調查,截至2024年8月,Airbnb與Booking.com 合共在西岸的猶太殖民區,上架近350個短租單位,部分土地甚至位於被聯合國視為非法店領土地之上。
法律踩界 購買有風險
例如位於伯利恆南部的猶太殖民區區 Tekoa,儘管近期頻繁爆發土地衝突及驅逐巴勒斯坦人事件,當地仍有17個豪華渡假屋在 Airbnb 上架出租,每日租金由80英鎊至400英鎊不等,當中不少設有泳池、火爐、鋼琴等高級設施。
人權組織批評,Airbnb 此舉不單為了牟利,更是協助以色列以旅遊業將非法佔領土地「正常化」,令原居民流離失所。Airbnb雖聲稱已將有關地區的盈利全數捐予國際非牟利機構,但至今未曾公開具體金額,對於考慮進軍戰火地區投資物業的港人,這些道德與法律灰色地帶,稍一不慎便隨時「踩界」。